進入內容區塊

澎湖縣政府文化局logo

::: 網站導覽回首頁澎湖縣政府 服務信箱常見問答 RSS
在地感動,文化傳承

在地感動,文化傳承

歷年社區營造點簡介

分隔線
歷年社區營造點簡介
歷年社區營造點簡介
社區名稱 簡介
澎湖縣馬公市啟明社區 啟明里是馬公市區常民文化發跡最早的聚落之一,日治時期稱為「東町」,光復後稱為「啟明」。早期亦稱為「東甲」為媽宮古聚落之一,由於文人輩出、文風鼎盛,素有「東甲好筆尾」的美稱。
社區包含傳統產業(生活必品)、家族聚落、觀光一條街、航運碼頭等行業聚落所組成,在媽宮(馬公)的發展史上佔有極重要的歷史。
 
澎湖縣馬公市重光社區 重光里,聚落位處在澎湖縣本島的馬公市偏北側的海岸邊,地形東西較寬,北南較短;西向及北向臨海,社區占地面積8,090平方公尺,民國82年成立社區發展協會,威靈殿不僅是里民的信仰中心,而且兼具教化、救濟等功能。祈望教化和自我表彰的人生觀,充分展現出民間的豐富內涵和精神文明的宗教藝術,維繫著傳統的信仰、倫理道德觀,亦保留住較多傳統常民的宗教文化特質。
 
澎湖縣馬公市公所 馬公市是澎湖縣唯一的縣轄市、最重要的都會區,也是台灣最早的漢人聚落所在地。舊稱「媽宮」,1921年改為現名「馬公」,1981年12月25日升格為縣轄市。現今有澎湖天后宮、觀音亭、中央街、四眼井等古蹟,另外由於澎湖觀光業發達,澎湖境內的主要觀光資源等也集中於此。
馬公市現轄33里,閭里之間互相依存,卻特色獨具。觀興仁里之「進士第」,遙想澎湖第一才子蔡廷蘭當年的勤學苦讀;睹西文里之「文石書院」,見證馬公鼎盛文風;見「天后宮」之奠基,知我澎開發之久遠,凡此種種,皆馬公市珍貴的鄉土人文至寶。鑒於馬公人文氛圍濃郁, 各里鄉土史蹟豐富,「馬公市」長久以來即為澎湖首善之區,人文薈萃,人口眾多,歷史古蹟林立,文物燦然大備。而這樣具有豐富的人文特色與資源,隨著時代演進,人口老化年青人外流已漸式微,此時更須喚醒民眾共同關心自己社區生活文化圈;因此,如何能將各里社區特有之習俗與文化,或透過耆老口述;或經由史蹟導覽,或田野調查方式,發掘及收集各里社區特色文化;由公所扮演如社造中心的角色,輔導社區從關心自己居住環境,自發性的參與了解社區的公共事務,從而挖掘在地資源與文化特色,並凝聚社區共識,發展出一套專屬於自己社區特色的社造文化模式。
 
澎湖縣馬公市西衛社區 西衛社區位於本縣馬公市北方約二公里的郊區部落,西與重光里相臨、南和西文里、朝陽里、光榮里相接、東、北兩面濱臨海岸。早年是澎湖典型的農漁聚落。社區內以任職碼頭工人及漁民約佔三分之一,其次為軍公教人員佔三分之一,從事工商業的人口較少,也幾乎都是家庭式的營業性質,大多數是麵線製造業居多。由於西衛里濱臨海岸且土地廣闊,全里面積達13,150平方公里,因此,當市區的居住與人口逐漸達到飽和時,再加上早期幾年縣府公佈的「變更馬公擴大暨修訂都市計劃」,導致外來人口加速往郊區的西衛地區發展,使得西衛里已成為馬公市人口數僅次於朝陽里的第二大里。
西衛社區有2,852戶數,總計30鄰,人口數6,078人,男性3,070人,佔50.1%,女性3,008人,佔49.8%;且社區又以男性人口數較多。新住民部分,外籍配偶有32人,大陸籍配偶有23人。社區內現有社區發展協會、關懷據點、健康營造、守望相助隊、環保義工隊、交通導護義工隊、海岸巡守隊、媽媽土風舞社、武轎班、八音國樂團、鑼鼓隊、舞獅團、法輪氣功、兒少桌球隊等。
休憩運動設施/社區傳統產業麵線、歷史古跡有宸威殿、金龍殿、.五營、塔尖、王氏宗祠、石滬、古厝、圓形古墓、田中井;現有草埔頂、西衛橋及西衛公園三處,公園內均設有兒童娛樂活動區、休憩運動區等;有兩條自行車步道,兩處開心農場及西衛親海公園。
宗教系統/宸威殿是西衛社區里民信仰中心。早在乾隆五十六年(西元1791年)始,即奉真武大帝為鎮殿主神,自斯神興社旺。鄉民對蓋廟情事不惜出錢出力,希求神明保佑安平,子孫興旺,諸多道教節慶活動如萬龜祈福、開光剪綵、祭天祈福、武轎踩街傳統民俗藝術文化活動均在這裡承辦。金龍殿(又稱福善堂)是宸威殿在光緒二十七年(西元1901年)附設的鸞堂,該堂供奉主神孚佑帝祖,著造《濟民寶筏》、《濟民仙槎》兩部善書。社區內王姓為最大姓氏,建有王氏宗祠。社區居民多屬佛、道教之民間信仰。
 
澎湖縣馬公市鎖港社區 澎湖縣馬公市鎖港里位於馬公市東南側,北連接鐵線,西連接五德,南鄰山水,東毗湛藍海岸。清朝時稱「鎖管港社」,日治時仍稱為「鎖港管」,全里面積1.79平方公里,人口數約2,800人,是澎南區人口最多的一里。
鎖港是澎南區最大的村里,有圖書館、加油站、郵局、消防隊、警察局、電信局等,可說是基礎建設齊備,在文化資源部份:鎖港有石器石代的細繩紋陶文化貝塚及縣定古蹟南北石塔、全澎湖最大的神像廟宇紫微宮,及其他家族宗廟、近海石滬三座等。
 
澎湖縣馬公市嵵裡社區 嵵裡位於澎南區201縣道上,為一狹長型聚落;東鄰井垵、西接風櫃、南面靠海,直與虎井桶盤隔海相對;北有馬公內灣,緊與五德相鄰。
地勢由西北向東南緩緩傾斜,地形東西長、南北宰,東邊有百里坡山丘、西邊有大山,前面貝殼沙灘細緻潔白、綿延長達一公里,後有內灣濕地、寬廣平坦。嵵裡水仙宮廣匹澤民、慈悲靈驗、香火鼎盛,為社區居民宗教信仰中心,紗帽山下有普德寺廟一座,為心靈寄託的所在,轄內有侯發宮、姑婆宮、萬善宮、將軍宮及東、西、南、北、中各營頭。
 
澎湖縣馬公市鐵線社區 鐵線里位於馬公內灣東岸,東臨澎湖水道,北鄰興仁里,南接鎖港里,與五德里相隔內灣南北對望,西瀕馬公內灣,擁有綿長的潮間帶海岸線。鐵線里行政面積0.8820平方公里,以蔡、王、邱為主要姓氏,村內男性313人、女性319人,共計632人。聚落坐落在今201號縣道西側和五德交界處之海灣北岸,附近海域皆為淺水潮間帶,船隻出入困難,多數居民只能從事一些撿螺貝、撈海菜等採集性漁業。
鐵線里古代稱為「鐵汕渼」,清朝時期屬「嵵裡澳,乾隆時代改叫「鐵線尾社」,據傳因為「鐵線尾社」西側沿海由測天島往內灣延伸至現今清水宮前之海溝,於風浪平靜時因水深之關係造成海水顏色不同,海水表面形成如白色銀鍊蜿蜒而入因此得名。
 
澎湖縣馬公市烏崁社區 馬公市烏崁里清朝時屬林投澳管轄(現今湖西鄉),直到民國9年才劃歸馬公街管轄,因西側有一處懸崖,及聚落南邊山谷深險,早上太陽自東方升起時,人們站在村落西側坡地向東方瞭解,在太陽照射下海面就反映出黑色,當傍晚夕陽西下時,人們站在村落東側海崖向西方瞭望,在夕陽反映下,海水也呈黑色,故先民取村落周邊懸崖及黑海水為地名。社區海岸綿長,底層地質多變之潮間帶,有岩質、泥質、沙質及珊瑚礁層之多樣性潮間帶底質,有多樣性之潮間帶生態,更是澎湖目前唯一「海膽生態保育區」。
澎湖縣馬公市烏崁社區發展協會成立於民國82年3月11日,置理事長一人,理事8人,常務監事1人,監事2人,聘任總幹事1人,會計1人,出納1人。靖海宮為聚落宗教信仰中心,管理委員會,下轄設有元宵活動委員會,武轎會、三太子、鑼鼓隊。
 
澎湖縣馬公市興仁社區 「雙頭跨」原名「雙頭掛」,1835年本社蔡廷蘭赴福州省城鄉試,回澎遭遇颶風,漂抵安南,再經千辛萬苦才回澎湖,驚悸猶存之餘,請教高人指點,乃稱係「雙頭跨」社名不穩妥,應更改,便將社名改為「雙頭掛」,取其“雙頭都掛得住”之意。
民國35年光復台灣後,政府下令將三字社名改為二字,先輩蔡元榮學者更改為「興仁」,沿用至今。
 
澎湖縣馬公市東衛社區 東衛里位於馬公東郊約5公里處,是東往湖西地帶及北上白沙地區的要衝點,自古即為兵家必爭之地。東衛這處地名迄今已有三百多年歷史了,明朝永曆十五年(1661),鄭成功光復澎湖,設置「安撫司」於暗澳,並分派陳廣為澎湖守將,水師一鎮,主要任務則是防範倭寇及紅毛番之搶劫、偷渡及走私等。而東衛即由於衛戍地點位於這三處的最東邊,亦即有東方防衛之意,故居多為「東衛」。
 
澎湖縣馬公市五德社區 五德里在清代及日據前期稱為「雞母塢社」,隸屬於嵵裡澳。村落的北邊臨海,農田遍布於村落北、東、南周圍,村落西北邊瀕臨馬公內海,有一座碼頭、防坡堤及養殖池,墳墓區則集中於西南方雞母塢山的山腳下,東南方有一座廢棄已久的軍用機場(五德舊機場),及一座日本人留下來的水泥假砲。
在日據時期以前,五德是貨物的集散地,也是澎南地區比較熱鬧的聚落,從日據到民國50年代,更因為擁有澎湖唯一的一座機場,成為澎南地區的中心。
 
澎湖縣馬公市虎井社區 虎井嶼是澎湖群島的第七大島,面積2.133平方公里,北回歸線(23。27’)穿過南邊,劃分澎湖群島為南、北兩半。島上有壯觀的玄武岩柱狀節理。澎湖舊八景之一的虎井澄淵,即是在退潮時,從海崖上俯瞰海面清澈透底的景象。傳說在島的東南側曾經有一隻老虎躲在一個乾涸的洞穴裡,因而名為「虎井」。
澎湖虎井嶼榮獲交通部觀光局2020年台灣經典小鎮,交通部觀光局票選精選40個經典小鎮,推廣區域創意特色觀光,虎井嶼以壯闊的玄武岩地形、豐富文化歷史及悠閒的島嶼生活獲澎湖縣政府推薦,榮獲臺灣經典小鎮之一。
 
澎湖縣湖西鄉湖西社區 湖西村位於湖西鄉東側,東與湖東村相望,北接白坑村,西鄰紅羅村,南接林投村。以辛、蔡、陳、盧、許為主要姓氏,村內男性623人、女性627人,共計1,250人。湖西村現在是湖西鄉行政中心所在,鄉公所、戶政事務所、國小、國中、鄉圖書館、郵局、電信局、農會、漁會、信用合作社、衛生所、油庫、加油站、超商皆設於此。202號縣道橫貫本村,澎19號鄉道則縱本村,聚落大都沿此二線延伸湖西鄉政中心遷移現址後,新聚落逐漸沿澎41號開始發展。
 
澎湖縣湖西鄉北寮社區 北寮村位於澎湖本島東北角的奎壁山半島上,東、西、北三面濱海,南面接南寮村,本村村名原本與南寮村合稱,因音同出現多種寫法,如:「奎壁澳」、「奎壁港」、「圭壁港」、「龜壁港」……等,因分開為南北兩個聚落,「奎壁港社」乃專指南方聚落,北戶聚落則稱為「北寮(社)」,此乃北寮村地名之始。
民國54年5月才再從南寮村獨立為北寮村迄今。
 
澎湖縣湖西鄉成功社區 成功村舊名「港底」,因為湖西鄉北邊有三個大海灣,西灣自北而南沿著沙港村、東石村、港底村東岸,海水流到了港底村東側的低窪地已經到了盡頭,而退潮時低窪地就是一大片乾涸的海底,所以該村就稱為「港底」。
民國53年(1964)獨立為港底村,民國61年(1972)興建成功水庫,負責供應馬公地區所需用水;民國63年(1974)因為水庫興建完工而更名為「成功村」迄今。
 
澎湖縣湖西鄉青螺社區 青螺村位於澎湖本島的湖西鄉北岸、鄉道澎13號旁,往南連接紅羅村與白坑村。村落東南角落的虎頭山,原來叫做「青螺山」,因為形狀像顆大螺,標高33公尺,夏季青草覆蓋,先民因而取「青螺」作地名。最早的小村落是位在虎頭山西麓,後來由於居民日增,村落向西北發展,形成現在的聚落形態,李、莊是青螺村的兩大姓。
早期興建一座小廟,供祀佛祖及玄天上帝,到了清朝同治十二年(西元1872年),因為居民多了,才在目前「真武殿」現址另建一座大廟,原來供祀在小廟裡的玄天上帝神像,才請入「真武殿」供祀。
青螺村以聚落及廟宇為主要發展中心,以廟埕為起點設置有紅樹林觀景步道及賞鳥平台。東側為湖西鄉第三公墓。西側為泥質灘地,是寬廣的潮間帶,有招潮蟹及藻類。南側為聚落南側紅樹林濕地,下方為養殖魚塭(前大永養殖場)及廢棄的大永水產公司。北側臨海岸處建有青螺漁港,港口原依聚落而建,後來因為淤積而遷於北側。虎頭山西側有青螺砂嘴(為珊瑚堆疊的沙岸特殊景觀),虎頭山有舊煤礦礦坑及廢棄碉堡。
 
澎湖縣湖西鄉菓葉社區 菓葉村是由於聚落西北側坡地,生長一大片俗稱菓葉樹的黃槿而得名,菓葉村位於澎湖本島最東邊,經縣道202南寮村往東即至本村,南達龍門而西通湖西。
菓葉的海岸是一片海積與風積混和的地形,有乾淨美麗的沙灘、沙丘,也有珊瑚碎屑灘嶼玄武岩礫石灘礁,以及屬於海濱堆積層的灘岩,豐富的海岸地形,可以享受不同的樂趣 。
 
澎湖縣湖西鄉紅羅社區 紅羅,清代文獻記載為「紅羅罩」或「洪林罩」。紅羅罩地名的由來普遍的說法是指黃昏之際紅霞滿天,恰似紅羅籠罩,因而稱為紅羅罩。又,紅羅係指紅色的輕軟絲織品,多用以制作婦女衣裙。準此,紅羅罩是以紅霞顏色而得名。另一說法,是以紅羅村洪、林兩姓是人口最多的兩個姓氏,形成大族,故名「洪林罩」。
(資料來源:許玉河老師)
 
澎湖縣湖西鄉白坑社區 白坑村位處湖西鄉東北側,東以湖西內灣與南寮村相望,北接青螺村,西南鄰紅羅村,傳說因現在玉聖殿原是一個白猿穴而得名。
社區在早期60年代前,以建築材料燒石灰窯為主,因產品較佳銷售全台,當時以石灰窯重鎮聞名一時。後因水泥業興起,取代了石灰後逐漸沒落。白坑村現今以種植風茹草而聞名。
 
澎湖縣白沙鄉公所 白沙鄉位於澎湖縣馬公市北側(北緯23´36"),依澎湖縣觀光發展計畫內容所述為三地區七大系統中之「本島地區白沙系統」及「北海地區北海系統」之範圍。東南邊以中正橋與湖西鄉、馬公市相連,西側則以跨海大橋與西嶼鄉相接。
白沙鄉位於澎湖群島的北端,故早年名曰「北山嶼」(頂山),轄內有白沙本島、中屯嶼、鳥嶼、員貝嶼、大倉嶼、目斗嶼、吉貝嶼等,七個有人島及二十一個無人島所組成,佔澎湖縣六十五個島嶼的百分之四十以上,其中白沙本島為鄉治所在地,為政治、文化中心。
白沙鄉位於本縣最北方,有15各村落人口數約9,600多人,本鄉素有文化鄉之稱,多處具文化潛力的古蹟與歷史建築,如通梁古榕、三十人公廟,張百萬故居,城前古城遺址,講美的五營營頭,石滬群等都是先民走過的歷史足跡和珍貴的文化遺產。
白沙因受天然環境限制,不利工商業發展,居民多半從事農漁業。農業特產有哈蜜瓜、嘉寶瓜、菱角絲瓜、花生、地瓜、楊梅等。漁業特產有丁香魚、鰆魚、石斑魚、小管等,養殖漁業有石斑魚、牡蠣、紫菜等,全鄉漁港七處,船澳七處,大小漁船約600餘艘。
公所近年來與社造中心共同研討及盤點鄉內可以運用之資源,為保存優質傳統文化,提升社區整體環境景觀,故提本計畫以建立永續經營觀念,形成區域文化與生態產業鏈,展現白沙鄉魅力農漁村新風貌。
推動社造三期主要在向下扎根與向上串連,成立鄉級社造中心,將輔導未參與社造計畫之村落,讓在地人對自我資源進行普查、確認與維護,並能規畫出分工合作與溝通之運作機制,期望未來能針對本鄉各村提出因地制宜的社造策略與行動計畫。
 
澎湖縣白沙鄉小赤社區 澎湖縣白沙鄉小赤村原名小赤崁,位於大赤崁村之南方,是白沙鄉內唯一不靠海的村落。面積0.480285平方公里,全村共有6鄰,總戶數69戶,男生為91人,女生為98人,總計有189人。現住民除公教人員外,以裝潢、零工、農牧為主,閒暇兼及潮間帶漁業。居民大都自金門遷入,距今已有近四百年的歷史,因村落與赤崁毗鄰,由於環境及共同生活圈的關係,兩村聯姻頻仍,居民在情誼上比較密切。
 
澎湖縣白沙鄉赤崁社區及白沙鄉健康舞蹈協會 白沙鄉位於澎湖群島的北端,早期稱為「北山嶼」或「頂山」,因島上盛產白色砂砱及細砂,後改名「白沙」。白沙鄉南有中正橋銜接湖西鄉、馬公本島;西北由跨海大橋直通西嶼。全鄉面積1,104公頃,包含白沙島、中屯嶼、員貝嶼、鳥嶼、吉貝嶼,目斗嶼、大倉嶼等7個有人居住的島嶼以及30個無人島,人口總數為9,718人(105年7月止)。行政轄區劃分為15村,是全縣轄島最多的鄉市,鄉民大都以漁業為主,農業為輔,海產丁香、紫菜、鱙仔、章魚、土魠、珠螺、海菜、牡蠣聞名全台。農產品則有菜(絲)瓜、香瓜茄(楊梅)、嘉寶瓜、紅龍、洋香瓜(哈蜜瓜)、白膜花生等。
白沙鄉健康舞蹈協會成立於民國94年,組織健全。民國98年申辦白沙鄉樂齡學習中心,主要宗旨在於期望藉由政策的宣導與快樂的學習,帶動長者參與社會活動,讓長者健康快樂,能自主有尊嚴活躍的在地老化。
該協會向來熱心推動社區營造,團隊於民國99-101年在赤崁社區打造了三個園區-水連洞、赤崁舊碼頭海漂文化園區、再見海漂文化園區。同時樂齡學員自民國101年至今,年年都以本縣本鄉的在地文化為題材,編導成舞蹈戲劇參與菊島銀髮活力秀,再赴台促銷澎湖參賽表演,如澎湖鄉村農漁樂、澎湖快樂ㄟ討海人、來去澎湖鬧元宵、孝順、澎湖夏艷。
 
澎湖縣白沙鄉鳥嶼社區 白沙鄉鳥嶼村-地處澎湖偏遠二級離島,島上人口大約2,000多人,但外移台灣本島將近一半人口,常住人口約1,200人,社區對外交通較為不便,但島孤人不孤,天涯若毗鄰,島上風景優美、海產豐富、人情味濃、民俗奇特,社區猶如世外桃源,海中仙島。
澎湖縣白沙鄉鳥嶼社區發展協會於81年9月29日成立,設置理事長1人、理事10人、監事2人、常務監事1人,另聘僱總幹事兼會計1人、出納1人,協助社區辦理各項活動及事務推展,目前社區有社區成長教室、媽媽土風舞社、社區志工隊、社區緊急救援隊、社區槌球隊、社區卡拉OK、休閒運動社等。
 
澎湖縣白沙鄉講美社區 澎湖縣白沙鄉講美村位於白沙島的最南端,四面臨海,西南臨城前村。原有名稱為「港尾」,因村北的海灣正是鎮海港的尾端,先民於海岸附近築寮居住,漸成聚落因而名港尾。民國44年(1955)經村民大會通過更名為「講美」。
社區先民係明末清初由福建泉州、漳州、金門等地移入,迄今已有300餘年的歷史。本村地勢平坦,四面臨海,居民大部份以半農半漁維生。
 
澎湖縣白沙鄉後寮社區 白沙鄉後寮村位於白沙島北端,鄰近村莊為赤崁村、瓦硐村及通樑村,瞭望山的西南山麓,因先民初來時,於山後海邊搭寮定居,故取名後寮,之後因人口增加逐漸遷移,乃在現址聚落。清代後寮社隸屬瓦硐澳,日治初期稱瓦硐澳後寮鄉,隸屬頂山出張所,日治時代後改隸通樑派出所管轄,並將東西長岸併入,光復後稱白沙鄉後寮村,居民均由金門遷入,大部份為半農半漁;光復後,仍沿日據時代合併東西長岸,設置行政村迄今,土地面積為202.4937公頃,是白沙鄉土地最大的村落。
後寮村的聚落依山坡而建,故自早年即流傳著『後寮水鹽與澀,後寮路坎與坷』,意指後寮的飲用水鹽分多難以入口,後寮路坎坷難行,但於民國59年實施社區建設後,坎坷的道路整修得寬闊平坦及舖設柏油路面。
在民國55年,由本村出身的葉成名先生獨捐十四萬元改善飲水,為本鄉裝設自來水最早的村莊,復捐建活動中心50坪一棟,村容為之煥然一新,為了紀念葉成名先生的貢獻,完成後的社區活動中心亦取名『成名社區』。
後寮村於人文歷史上除有一座清道光二二年之魑魅魍魎碑外還保有多處傳統 石屋,而威靈宮及三十人公廟為村內的信仰中心及地標,公共設施上有後寮村辦公處、後寮社區活動中心、後寮國小、海巡單位、地下水庫給水站、社區公園、納骨堂、澎管處後寮旅客服務中心等。
後寮村目前因政府大力輔導農業發展,瓜果事業才漸露曙光,村內擁有本縣唯一的溫室瓜果栽培,種植的瓜果品質(冬種楊梅、夏種洋香瓜、哈密瓜、嘉寶瓜及紅稜西瓜),在本縣具有相當高的評價。
 
澎湖縣白沙鄉港子社區 港子社區位於白沙鄉,原名港仔,名稱由來起源於港子村離海不遠處的海中有一處很深的海溝名叫萬丈港,因此先民將附近的聚落取名港仔。據《澎湖紀略》記載可知,港子村在清領時期屬鎮海澳管轄,稱為港仔社。民國35年(1946)依村里設置的規定,脫離鎮海村,獨立設村稱港子村迄今,居民均半農半漁,然因地理環境較差,多數居民將前往臺灣本島發展。
 
澎湖縣白沙鄉瓦硐社區 瓦硐村古名「巷港」位於白沙島最西南端,由上社及下社兩個自然社區所組成上社位於東方,下社居西方,下社海灣就是條似長巷的港道「巷港」,直通西南方的大倉嶼與澎湖灣相聯。
「瓦硐」相傳指建廟宇蓋屋頂的半圓型陶瓦,依古例民間不得採用,但因當地在清代時人才輩出,有清代呂雲鵬授提標參府及巨富張百萬等蓋厝建材,採用「瓦硐」,因而得名。
 
澎湖縣西嶼鄉二崁社區 大池社區在西嶼鄉人口數排行第四大(第一大村為外垵,接著內垵、竹灣)。大池角意即「在大池塘角隅的聚落」意思。然而現在大池塘的蹤跡,隨著後來新漁港的開挖,已成為其中一部分。社區內王、陳、顏、洪為大姓,主要社區產業為魚貨買賣為主。
本縣西嶼鄉大池村漁業活動興盛,108年起透過社區營造活動,由青年與社區耆老共同合作帶動大目船傳統知識之傳承,邀請大池社區洪來老師教學,透過工作坊讓學員從頭學習木工技巧以及船體構造智慧,並從課堂中分享大池角在地故事。
 
澎湖縣望安鄉東吉社區 一塊橫渡黑水溝(臺灣海峽)的美麗小島,在我國澎湖為第9座國家公園,也是第2座海洋型國家公園,盡情暢遊南方四島,與自然共存的東吉樸實居民,讓我們揮別短暫的都會生活、體會自然環境的可貴,對這片土地的深切情感中,讓我們一同探訪景色怡人的東吉島,在海岸邊、聚落處,築起民宿並邀請您重拾自然安寧與尋找失落的神秘小島。
東吉島曾是那繁華的海港,周邊海域海洋資源豐富,漁業資源和航運貿易相當繁榮,出外的島民,希望能以自己的能力,將東吉島再次成為漁業資源中的心臟。
東吉嶼,又名東吉島,台灣澎湖群島的一個島嶼,為台澎航道上的重要據點,行政區屬於澎湖縣望安鄉東吉村。此島(不含島嶼本身)至臺南市之海域屬於台江國家公園。至於島嶼部分,至2009年已有約1.34平方公里土地劃入澎湖南海玄武岩自然保留區。
 
澎湖縣七美鄉與財團法人海洋公民基金會 七美為澎湖群島最端的一座島嶼,古稱大嶼,為澎湖旅遊的一大重要景點,除了著名的雙心石滬外,七美的帶客浮潛也是許多遊客必玩的行程。
因此,海洋公民基金會藉由與當地居民、業者合作。一同舉辦淨灘、潮間帶課程講座,以及出版簡易的導覽手冊,希望能提升當地居民與遊客對海洋的了解達到愛護海洋的目標。也讓所有在這座島嶼駐足的人們都能更了解這塊島嶼與周遭的海洋。
 
瀏覽人次:2941 人
更新日期:2023-03-27